企业在业务发展初期,单点架构是一种常见的部署架构,满足业务基本需要,通常是由一台服务器、一个单节点数据库组成,但是这样的简单架构,面临着一些隐患:
单一节点故障,整个业务系统将不可用。这是单节点架构中最明显、最致命的风险。缺乏业务服务的冗余、故障转移等容灾能力。
应用系统的服务能力受限于单一节点的性能,存在性能瓶颈。扩容时可能面临成本高、周期长、服务中断等多重问题。
当对单节点进行维护或升级时,可能面临停机停服问题。每台独立机器保持独立的公网入口,安全策略统一管理困难。
采用高可用架构方案,将业务分别部署到不同的服务器、数据库上,通过负载均衡将流量分发到不同的后端服务器,可以避免单点故障导致全局故障的问题。
自建高可用架构 | VS | 阿里云高可用架构 |
硬件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设备与建设成本 异地容灾成本高昂,无弹性扩容能力,性能与可靠性依赖硬件,架构扩展或升级困难,维护成本高。 | 成本 | 支持弹性伸缩和按需扩展 基于业务用量变化自动弹性,无需人工介入,增强安全、性能、管理等方面能力。 |
软件技术方案复杂,维护成本高 需要专业的开发、测试、运维团队来保持架构的更新迭代。 | 运维 | 支持跨可用区容灾和产品自动更新 故障自动恢复,无需人工介入;自带多种监控管理,运维专家 7*24 小时在线服务。 |
可靠性不足 应用系统的服务能力受限于单一节点的性能,存在性能瓶颈。单一节点故障,整个业务系统将不可用。 | 稳定性 | 稳定性高 ECS 多可用区多实例可用性可达 99.995%,云数据库 RDS MySql 高可用系列可用性可达 99.95%。 |
用户访问应用时,DNS 会将访问请求解析至负载均衡 SLB (本文使用 ALB )的服务地址。负载均衡作为应用的统一入口,会基于对 ECS 的健康检查和负载策略,将请求分发至后端服务器组内的 ECS 。当一台 ECS 宕机或故障时,负载均衡会检测到其不可用状态,并将流量转发至另一台处于可用状态的 ECS ,保障业务可以正常访问,实现了服务的高可用。
如 ERP(企业资源规划)、CRM(客户关系管理)和 BI(商业智能)系统,这些是企业运营的核心,需要高可用性保障。
电网平台往往要求 24/7 不间断运行,以处理用户的订单、支付和查询等,高可用性至关重要。
开源推理新巅峰,性能媲美 OpenAI o3。传统方式部署 DeepSeek-R1-0528 需耗时十几小时手动下载 672 GB 模型,本方案支持零代码接入阿里云百炼的模型 API,也支持一键部署至人工智能平台 PAI(最快 35 分钟)以及 GPU 云服务器部署(最快 60 分钟),部署效率提升 10 倍以上。
MCP 协议通过标准化交互方式解决 AI 大模型与外部数据源、工具的集成难题;通义千问3 原生支持 MCP 协议,能更精准调用工具;阿里云百炼上线了业界首个全生命周期 MCP 服务,大幅降低 Agent 开发门槛,用户只需 5 分钟即可构建增强型智能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