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践经验分享:以太网MAC和PHY层问题的解决方案

实践经验分享:以太网MAC和PHY层问题的解决方案

一、简介网卡工作在osi的最后两层,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,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、线路状态、时钟基准、数据编码和电路等,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。物理层的芯片称之为PHY。OSI(Open System Interconnect),即开放式系统互连。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,...

以太网MAC与PHY概述三(完结)

以太网MAC与PHY概述三(完结)

3.两层简介 MAC(Media Access Control),即媒体访问控制子层协议,该部分有两个概念:MAC可以是一个硬件控制器以及MAC通讯协议。该协议位于OSI七层协议中数据链路层的下半部分,主要是负责控制与连接物理层的物理介质。发送数据:MAC协议可以事先判断是否可以发送数据,如果可以发...

以太网MAC与PHY概述二

以太网MAC与PHY概述二

1.  系统概述从硬件的角度来分析,以太网的电路接口一般由CPU、MAC(Media Access Control)控制器和物理层接口PHY(physical Layer PHY)组成,如下图所示对于上述三部分,并不一定都是独立的芯片,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:1.CPU内部集成了MAC和PHY...

以太网MAC与PHY概述一

OSI(Open System Interconnect),即开放式系统互连。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,是ISO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连模型。该体系结构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(物理层、数据链路层、网络层、传输层、会话层、表示层和应用层),即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。 网卡工作...

网口扫盲三:以太网芯片MAC和PHY的关系

网口扫盲三:以太网芯片MAC和PHY的关系 问:如何实现单片以太网微控制器? 答:诀窍是将微控制器、以太网媒体接入控制器(MAC)和物理接口收发器(PHY)整合进同一芯片,这样能去掉许多外接元器件.这种方案可使MAC和PHY实现很好的匹配,同时还可减小引脚数、缩小芯片面积.单片以太网微控制器还降低了...

本页面内关键词为智能算法引擎基于机器学习所生成,如有任何问题,可在页面下方点击"联系我们"与我们沟通。

社区圈子

开发与运维
开发与运维
集结各类场景实战经验,助你开发运维畅行无忧
6322+人已加入
加入